美国EB1A签证欺诈后果会怎么样?常见的欺诈‘包装“手段方式有哪些?
当你花了几万元甚至更多的资金准备移民材料,信心满满地提交了EB-1A申请,以为自己终于迈出了迈向美国的第一步,可你是否想过,这些材料中的某些信息是否真实可靠?是否有人在帮你“美化”背景时已经悄悄为你埋下了隐患?
近年来,EB-1A被不少人误认为是“包装出来”的绿卡,这股歪风在2025年终于引起了美国官方的强烈反弹。为了维护签证系统的公正性和真实性,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(USCIS)展开了对EB-1A申请中欺诈行为的大规模打击。
接下来我们将分几个角度聊聊,EB-1A欺诈到底指的是什么?它是如何操作的?又会造成哪些不可挽回的后果?更重要的是,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申请安全落地。
一、EB-1A到底被怎么“玩坏了”?
EB-1A签证是美国为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所设置的一条“快车道”,无需雇主担保、无需排期,一旦获批即可直接申请绿卡。正因如此,它的标准极为严苛:必须证明你在所属领域具备“卓越能力”,并且对美国国家利益有显著贡献。
然而近年来,一些不负责任的中介将它变成了“商品”。他们为申请人制造虚假成就,例如在无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文章、伪造媒体报道、制造虚假引用甚至直接购买奖项。部分人被“包装”成所谓“国家级专家”,实则毫无权威性和公信力。
这些手段看似“聪明”,其实风险极高,一旦被审查发现,后果不仅仅是申请被拒那么简单。
二、骗局背后的真实代价
1、根据美国移民法规定,通过欺诈手段获取签证或绿卡的行为,属于“欺诈获取移民福利”,依据 INA §212(a)(6)(C)(i),将可能终身不得再次申请美国签证或绿卡;
2、已经获得绿卡的人一旦被查实存在此类行为,绿卡将被撤销,并可能面临驱逐出境;
3、更为严重的是,根据18 USC § 1546 的刑事条款,欺诈行为可能会带来刑事指控、罚款甚至监禁;
不仅如此,美国(USCIS)在2025年还特别加强了审核流程,引入大数据比对、第三方验证以及更严格的材料审查机制,以往可以蒙混过关的操作如今几乎难逃法眼。
三、在严审之下,如何确保你的申请安全可靠
面对越来越严格的审查环境,真正具备实力的申请人其实也不必担心。关键是选择靠谱的服务机构,避免被“走捷径”的谎言误导。目前市面上仍有少数像飞际移民这样始终坚持合规操作的机构,他们的做法是基于客户真实成就进行材料整理与优化,确保每一份材料都经得起审查。
飞际移民一直强调,真正的移民规划应该是“发现你本来的优势”,而不是“创造你没有的东西”。他们的专业团队会对客户的学术成果、行业影响力及社会贡献进行全面梳理,帮助客户用最真实、最有力的方式呈现自己的卓越能力。
在这个审核越来越严的时代,与其冒险使用虚假材料,不如从一开始就选对方向。你的未来不该被一场虚假的包装骗局毁掉。
原创文章,作者:美国移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iuxueusa.cn/yiminsh/506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