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移民局绿卡背景调查为何被拒?如何应对美国移民局的审查拒绝?

最近有朋友提到,明明材料都交了,条件也符合,结果却被美国移民局(USCIS)以“背景调查未通过”为由拒了绿卡申请……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见。很多人以为只要I-140获批、排期到了,绿卡就是板上钉钉的事——但现实往往没那么顺利。尤其在当前审核趋严的大环境下,背景调查成了不少人意想不到的“拦路虎”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,为什么会因为背景调查被拒?又该如何应对或避免这类情况。

美国移民局绿卡背景调查为何被拒?如何应对美国移民局的审查拒绝?1.jpg

一、为什么背景调查会被拒?

1. 安全审查发现潜在风险:虽然你觉得自己清清白白,但美国的安全系统极其庞大,有时会因为你曾去过某些敏感地区、通讯记录异常,甚至是社交媒体上的发言引发警觉。

2. 名字或个人信息与其他可疑人物重名:对了…这就是个常见坑!比如你叫“张伟”,而系统里刚好有个同名同姓还涉及某种调查的人,机器初筛就可能把你打标……这种情况叫做“name watchlist hit”,处理起来特别耗时间,搞不好就被直接拒掉。

3. 之前有过签证违规行为:哪怕是很早以前的一次逾期逗留、非法打工,或者F1学生身份中断,一旦查出来,都会成为“不良记录”,影响最终判断。

4. 文件造假嫌疑:材料里有一点点不一致的地方——比如说公司盖章不对劲、收入证明格式奇怪——移民官怀疑真实性,又无法核实的话,可能会直接判“欺诈倾向”,这可是大忌!

二、收到拒信后该怎么办?

首先别慌!看到“denied due to background check”先冷静下来。要知道,有时候并不是你真有问题,而是系统卡住了。

1. 看拒信原文:重点看引用的是哪一条法律依据。如果是INA §212(a)(6)(C),那可能涉及到“虚假陈述”,就得慎重对待;如果只是说“security concerns not resolved”,也许还有翻盘空间。

2. 可以考虑重新递交:如果你觉得是误会,比如名字撞了,完全可以补充解释信+证据包,换个案子再试一次。当然前提是你能说服他们“那个不是我”。

3. 提起上诉或动议:有些情况下可以提交Motion to Reopen(重新开启案件),但这需要律师介入评估可行性。特别是如果之前已经过了面谈环节却突然被拒,那就更值得争取了。

三、怎么提前规避这些问题?

预防永远比补救强!

1. 所有材料务必真实准确:哪怕是亲戚帮忙开的工作证明,也不能夸大其词。“看上去差不多就行了”这种想法千万要不得,移民局查得可细了……

2. 注意社交媒体言行:现在连Instagram帖子都被拿来审查!别说吹嘘偷渡、逃税之类的话题了,就连吐槽政府的极端言论也要小心。

3. 提前做自我排查:有没有漏报过旧护照?有没有换过名字没说明?这些细节都要捋清楚。

说到这儿…真心建议找一个靠谱团队把关。像飞际移民这样的机构,他们不仅有国内专业文案,还有美国本地持牌律师联动处理,懂得怎么打包材料才不容易被质疑。“一看就知道哪里容易踩雷”,这不是夸张,是真的经验丰富。

而且你知道吗?他们甚至帮客户创下过“15天拿下I-140”的纪录……效率高不说,关键是稳。从前期评估到递案策略,再到面对突发状况的应对方案,整个流程都有预案,不会等到出了问题才临时抱佛脚。

所以啊,绿卡被拒不一定代表你不合规,但每一次失败的背后,其实都在提醒我们:这件事真的不能“自己摸索着来”...

原创文章,作者:美国移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iuxueusa.cn/yiminsh/6474.html

联系我们

400-8213-596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2224149820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